南宁品茶工作室,桂林夜网桑拿论坛交流,南宁0771sn论坛

网站地图 | XML地图 | 辅导专题 | 三校生高复

思源教育免费服务热线

主页 > 新闻 > 最新资讯 > 中学生辅导 > 中国历史人物文言文小故事:26-30

中国历史人物文言文小故事:26-30

日期:2025-10-11 09:44 点击:

中国历史人物文言文小故事26-30
二十六、王充市肆博览
【原文】
(王)充少孤,乡里称孝。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众流百家之言。后归乡里,屏居教授。
译文
王充少年时死了父亲,家乡人都说他对母亲很孝敬。后来到了京城,在太学学习从业的本领,拜扶风班彪为师。王充爱好广泛,浏览而不拘泥于某些段落和句子。他家穷没有书,经常去逛洛阳街上的书店,看人家所卖的书,看一遍就能背诵,于是(他)广泛地弄通了众多流派的学说。后来回到家乡,退居在家教书。
【人物小传】
王充(27年-97年),字仲任,会稽上虞(今属浙江绍兴)人。东汉时期思想家、文学批评家、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王充出身细族孤门,自小聪慧好学,博览群书,擅长辩论。后来离乡到京师洛阳就读于太学,师从班彪。常游洛阳市肆读书,勤学强记,过目成诵,博览百家。为人不贪富贵,不慕高官。曾做过郡功曹、州从事等小官,因政治主张与上司不合而受贬黜。后罢官还家,专意著述。晚年,汉章帝下诏派遣公车征召,不就。汉和帝永元年间,卒于家中。
二十七、欧阳修“三上”作文
【原文】
钱思公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谢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其笃学如此。”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
译文
钱惟演(钱思公)虽然生长在富贵之家,却没有什么嗜好。在西京洛阳的时候,曾经对僚属说:平生唯独爱好读书,坐着读经书、史书,睡者则读先秦百家著作和各种杂记,入厕的时候则读小令。所以从未把书放下片刻。谢绛(谢希深)曾经说:“和宋公垂一起在史院的时候,他每次入厕一定带上书,古书之声,清脆响亮,远近都能听见,好学竟到了如此地步。”我因此对谢绛说:“我平生所作的文章,多半在‘三上’,即马上、枕上、厕上。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好好构思啊。”
【人物小传】
钱惟演(977年-1034年),字希圣,杭州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人。北宋大臣、外戚、文学家。秦国忠懿王钱俶第七子,章献明肃皇后刘娥之兄刘美的妻舅。钱惟演自幼好学,早年在吴越国时曾任牙门将,后随父归宋,预修《册府元龟》,历任司封郎中、知制诰、给事中、知审官院。依附于奸相丁谓,参与排挤寇准,将妹妹嫁给了国舅刘美。景祐元年(1034年9月3日),钱惟演去世,享年五十八岁,获赠侍中,谥号为“思”,累赠太师、中书令、英国公,后改谥“文僖”。
二十八、林逋论学问
【原文】
学者之问也,不独欲闻其说,又必欲知其方:不独欲知其方,又必欲为其事。而以既问于师,又辩诸友,为当时学者之实务。盖学以学为人也,问以问所学也。既为人则不得不学,既学之则不容不问。
译文
求学的人提问,不光要听师长的论说,还一定要了解他们治学的方法;不光要了解方法,还要实践师长所教诲的事。这其中,既能向师长请教、又能跟朋友探讨,是求学的人最实在的事情。这是因为学习是为了学习做人的道理,提问是为了弄清学习中的疑难。作为一个人不能不学习,学习就当然不能不提问。
【人物小传】
林逋(967年-1028年),字君复,一般认为是杭州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亦有明州奉化大里黄贤村(今浙江宁波奉化裘村镇黄贤村)人之说,世称“林和靖”“和靖先生”,北宋前期隐逸诗人。林逋自幼孤贫,但刻苦好学。早年跟随李建中学习书法,曾居于四明山(其居址在今浙江宁波奉化境内),又曾客居曹州十年。宋真宗景德年间,漫游于江淮间,足迹遍布今山东西部、安徽大部、江西中西部及江苏南部等地,以居留历阳、庐州两地时间较长。此期间林逋亦曾有用世之志,但多年求仕无门,青年壮志渐转为恬淡寡欲。约四十岁起,林逋归隐杭州西湖,结庐孤山,二十年不入城市。林逋不娶无子,隐居时又喜种梅养鹤,故有梅妻鹤子”之说。期间,与僧侣道人交游颇多,亦曾与范仲淹、梅尧臣等士大夫、文人往来唱和。宋真宗闻其名,赐号“和靖处士”,并赐予粟帛。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年),林逋六十一岁无疾而终,葬于孤山,仁宗赐谥“和靖先生”。林逋性格孤高自好,喜恬淡而不趋荣利,被朱熹誉为“国朝三百年间第一人”;擅写诗,其诗多五、七言律,受孟郊、贾岛等影响,着意于字句锤炼,又自成澄淡高远的风格,有“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句,人称咏梅绝唱。苏轼赞誉其诗“神清骨冷无尘俗”。林逋善绘画,可惜无画作传世;亦擅长写行书,字迹清瘦遒劲,有晋人风致。杭州西湖孤山东北隅有林逋墓及放鹤亭。
二十九、欧阳修诲学
【原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译文
(如果)玉不雕琢,(就)不能制成器物;(如果)人不学习,(也就)不会懂得道理。然而玉这种东西,有(它)永恒不变的特性,即使不琢墨制作成器物,但也还是玉,(它的特性)不会受到损伤。人的本性,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就会发生变化。(因此,人们如果)不学习,就要失去君子的高尚品德从而变成品行恶劣的小人,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人物小传】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庐陵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三十、王安石伤方仲永
【原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钙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予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译文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把他的父亲当作宾客一样招待,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已经)才能完全消失,成为普通人了。”
【人物小传】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县(今属江西省抚州市)人。中国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夸克网盘下载】

讲座预告

最新活动

热门课程

三校生3月考平日班

    本课程专为历届三校生开设,采用全日制...

三校生3月考双休班

    本课程专为三校生开设,采用双休日上课...

三校生美术高考班

    根据三校生美术艺考要求,主要开展素描...

高二等级考/会考专班

    高二等级考/会考专班;开课安排:暑假班...

小小朗诵家培训

    您是否为孩子胆怯怯场而担忧?您是否为孩...

三校生3/5月兼顾班

    三校生3月考班 三校生3月考全日制班 三校...

三校生学业水平考平日班

    2016级学业水平考全日制,开设暑假班与秋...
标签:文言文辅导    高考作文    中考作文    
相关资讯

更多校区查询

饮水思源,源自交大

思源教育(原上海交大思源进修学院,简称思源教育)成立于1996年,自建校以来,秉承校训,提供专业的高考高复、三校生高复、艺考生文化课等,学生遍及全市各区,至今已帮助六万多余名学子取得优异成绩,成功考入理想的各级院校!20余年来思源已成为“中考教学研究中心”、“中学个性化学习教育基地”、“快速学习法”实验学校。

  • 二十年教育经验
  • 十余项教育大奖
  • 六万余名学员顺利毕业
思源logo尺寸220

总课程咨询热线:400-678-9493 服务时间:9:00-20:00,双休日照常

手机网站访问地址:http://www.kavscf.cn/m/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华山路1988号汇银大厦北楼6楼619室 电话:400-678-9493
思源教育LOGO

咨询热线:400-678-9493

在线咨询

乘车路线

思源教育微信公众号二维码1

上海思源教育微信平台

思源教育微信公众号二维码2

上海思源教育三校生高复平台

Copyright ? siyuanedu.com 上海徐汇区思源教育培训中心  沪ICP备11008344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8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