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品茶工作室,桂林夜网桑拿论坛交流,南宁0771sn论坛

网站地图 | XML地图 | 辅导专题 | 三校生高复

思源教育免费服务热线

主页 > 新闻 > 最新资讯 > 中学生辅导 > 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顺口溜及分类总结

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顺口溜及分类总结

日期:2025-10-11 09:40 点击:

01“之”字顺口溜
 
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间可译“的”;
用作动词“去、往、到”,用作助词可不译。
 
1.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用作助词:
a.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b.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例:宋何罪之有?(《公输》
 
c.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例: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d.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例:顷之,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3.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往、到”。
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02:“其”字顺口溜
 
其字可代我和他,远指近指“这”和“那”;
后带数词译“其中”,表示反问译“难道”。
 
1.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
例:妻跪问其故。
 
2.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例: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3.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例:其真无马邪?(《马说》)
 
4.指示代词:相当于“那”“这”之类的词。
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03“以”字顺口溜
 
“以”作介词“把、拿、用”,因为、按照、在、凭、从;
又作连词如同“而”,偶尔通假要分清。
 
1.作为介词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例: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
例: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以”后省略介词宾语。)策之不以其道。
 
表示时间处所,译为“在、从”。
 
2.作为连词 ()
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表示范围译为“到”,“已”,已经。
例:固以怪之矣。
 
04“于”字顺口溜
 
于字可译到、在、从,也可翻作对、与、同;
形容词后表比较,动词之后表被动。
 
1.对,对于。
例:贫者语于富者曰。
 
2.在,从。
例: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3.与,跟,同。
例: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4.到。
例: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5.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例: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
 
6.被。
例:受制于人
 
05“而”字顺口溜
 
而作连词要分清,并列承接与转折;
承译“接着”转译“但”,状语后头表修饰。
 
1.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动词和状语,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例: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醉翁亭记》)。

讲座预告

最新活动

热门课程

高二等级考/会考专班

    高二等级考/会考专班;开课安排:暑假班...

三校生5月本科目标班

    三校生5月考班 三校生5月考全日制班 三校...

三校生学业考同步班级

    本课程专为中考考入 中本贯通 的学生开...

三校生学业水平考平日班

    2016级学业水平考全日制,开设暑假班与秋...

口才特训营培训

    您是否为孩子胆怯怯场而担忧?您是否为孩...

三校生学业水平考双休班

    2016级学业水平考,开设暑假班与秋季班,...

三校生5月考(本科)平日班

    2015级全日制本科目标班,开设暑假班与秋...
标签:文言文辅导    高考作文    中考作文    
相关资讯

更多校区查询

饮水思源,源自交大

思源教育(原上海交大思源进修学院,简称思源教育)成立于1996年,自建校以来,秉承校训,提供专业的高考高复、三校生高复、艺考生文化课等,学生遍及全市各区,至今已帮助六万多余名学子取得优异成绩,成功考入理想的各级院校!20余年来思源已成为“中考教学研究中心”、“中学个性化学习教育基地”、“快速学习法”实验学校。

  • 二十年教育经验
  • 十余项教育大奖
  • 六万余名学员顺利毕业
思源logo尺寸220

总课程咨询热线:400-678-9493 服务时间:9:00-20:00,双休日照常

手机网站访问地址:http://www.kavscf.cn/m/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华山路1988号汇银大厦北楼6楼619室 电话:400-678-9493
思源教育LOGO

咨询热线:400-678-9493

在线咨询

乘车路线

思源教育微信公众号二维码1

上海思源教育微信平台

思源教育微信公众号二维码2

上海思源教育三校生高复平台

Copyright ? siyuanedu.com 上海徐汇区思源教育培训中心  沪ICP备11008344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8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