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的五种简单句型非常重要,它们是进行句子结构分析的基础,也是学习其它语法内容的基础。 1 五种简单句基本句型 1.主语 + 谓语(即主谓句型) 这一句型英汉语言结构形式完全相同,说明某人或某物如何动作,或者说某人或某物自身怎样运动。 例: They arrived in Harbin yesterday morning. 分析: they(主语)arrived(谓语)。 2.主语 + 谓语 + 宾语(即主谓宾句型) 这一句型英汉语言的结构形式完全相同,用以说明某人或某物做什么事情,或者说某人或某物发出了动作,并且其动作涉及到另一个人或物。 例: I study English. 分析: I(主语)study(谓语动作)English(宾语即动作涉及的对象)。 3.主语 + 谓语 + 间接宾语 + 直接宾语(即主谓双宾句型) 这一句型英汉语序结构相同,说明某人为谁(间接宾语为人)做某事,或者说某人或物的运动涉及到两个对象,其中一个间接对象为人,...
前段时间2021年上海中考各区1-15志愿录取分数线已经出炉,但是关于各区中考形势的探讨依然不绝于耳。今年是750满分的第一年,很多学校都突破了700大关,作为承前启后的一届,有很多数据可以作为参考。 小编也将数据做了一个汇总分析: 2021上海热门高中平行志愿分数线分析 可以看到,表格中大部分都是四校八大(或四校分校),仅 进才中学、上师大闵行、位育中学 ,闯进了十强榜单,成为今年的黑马! 一方面是这三所学校这几年的高考进步较大,另一方面则反映了相应区的考生实力之强,中考竞争压力不小。 或许是因为各区的竞争压力差异,我们看到录取分数线前30中,除了四校八大外,出现了多所位于浦东、闵行、徐汇这三区的高中,甚至分数线超过了部分八大。 比如 市二梅陇、南汇中学、向明浦江 这几所学校的分数线均在八校延安中学...
101 形 ① ② ( ) ③ 无案牍之劳形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罔不因势象形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不与,归而形诸梦 陋室铭(七下) 邹忌讽齐王纳谏(七下) 核舟记(七上) 岳阳楼记(九上) 黄生借书说(八上) 102 兴 ① ② ③ 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攘除 奸凶,兴复汉室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核舟记(七上) 岳阳楼记(九上) 出师表(九下) 出师表(九下) 出师表(九下) 103 修 ① ② ③ 乃重修岳阳楼 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邹忌修八尺有余 岳阳楼记(九上) 周处(七上) 核舟记(七上) 邹忌讽齐王纳谏(七下) 104 徐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徐以杓酌油沥之 核舟记(七上) 卖油翁 (七上 ) 105 许 ① ② 高可二黍许 潭中鱼可百许头 遂许先帝以驱驰 核舟...
课外文言文 一、课外文言文分类 1 、传统美德篇 2 、求知好学篇 3 、为人处事篇 4 、勤政爱民篇 5 、反腐倡廉篇 6 、人物传记篇 7 、事理探究篇 二、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把握: ① 概览全文,整体把握。注重整体阅读,整体感知文意,遇到困难继续向下面读,直到读完。 ②筛选文章的关键信息。对一些关键句,尤其是议论抒情性语句着重把握。 ③读懂作者的情感态度。从选文的开头句、中心句、结尾句入手,把作者对原文中的人、事、物的评价或事理的分析的句子找出来,以此为突破口,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 三、答题方法。 ①第一,引用原文(或原文的翻译) ②第二,抓关键句用自己的语言组织回答。 四、评析文章人物及思想内容,这类题突出教育性,主要从以下5个方面去思考 ①求学: 笃志好学...
假期应该在玩耍之余合理的安排时间,不但要对上学期所学知识进行巩固,还要对下学期的知识提前预习,这样开学才能更好的融入学习。 一、第一类 * 现存的世界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 第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亚历山大帝国。 * 美洲第一个独立的国家:美国(1776年) * 拉丁美洲第一个独立的国家:海地(1804年) * 世界上第一艘汽船:美国人富尔敦发明(1870年) * 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1814年) * 第一次科技革命发生在:英国。 * 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英国宪章运动(1836-1848年) * 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世界性的经济?;?857年的经济?;?。 * 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1871年) * 第一辆有轨电车的制造者: 德国的西门子。 * 第一架试飞...
学习构词法基础知识是非常有好处的,它可以使我们能够轻松认识更多单词,以一种巧妙的方式扩大词汇量,短期内记住更多的单词。今天,就和小编一起来学习构词法的基础知识吧! 英语中的构词法主要有三种,即转化法、合成法和派生法。 一. 转化法 在英语中,一个单词由一种词性转化为另一种或几种词性而词形不变的方法叫做转化法。 1. 动词转化为名词 ●Let me have a try . 让我试试。 ●They are only allowed to sell soft drinks at school. 在学校里只准许他们出售不含酒精的饮料。 2. 名词转化为动词 ●He shouldered his way through the crowd. 他用肩膀推开人群前进。 ●The smell from the kitchen made his mouth water . 从厨房传来的气味使他流口水。 3. 形容词转化为动词 ●We will try our best to better our living conditions. 我们要尽力改善我们的生活状况。 ●They tried to perfect the working...
中考文言虚词 【关于虚词】 知识点 虚词从数量上来说,远比实词少,就词义变化说,也比实词简单,而且虚词离不开句法,离开了句子,虚词就没有具体作用了。因此根据某个虚词在某句中的前后位置,与某些词的搭配关系,可以判断出它的词类和作用。 虚词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能用相应的现代汉语来解释的,如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中的于解释为对;二是不必用现代汉语来解释的,如而,如时时而间进。 文言虚词含义或作用的了解,不必死记硬背,主要还是要有一定的文言阅读量,产生一定的语感,在解释句子的时候,能找得到有关的现代汉语词语,使句子的解释正确、通顺。 初中课文中涉及到的常用虚词并不多,大致有:之、其、以、而、何、于、虽、虽、焉、与、为等。 习题训练 之 1) 吾售之,人取之(《卖柑者言》) 2) 今或...
A 1.accident: ① 事故(n.) I saw an accident when I walked in the street. ② 意外、偶然的事(n.) (accidentally) 2.appear: ① 出现 (vi) A ship appeared on the horizon. (disappear消失) ② 好象, 似乎(vi) She appears to have many friends. 3.apply: ① 申请(for)(vi) Mr.Wang decided to apply for the job. ② 运用、应用 (to)(vt.) Our teacher applies this teaching method to his class. 4.arm 手臂 (n.) 武装 (v) Lay down your arms or well fire!放下武器,否则,我们就开枪了! Police say the man is armed with guns and very dangerous. 警察说该男子携有枪,十分危险。 5.area: ① 地区(n.) Do you like the area where you are living? ② 面积(n.) The city covers an area of 30,000 square kilometer. 6.ask (熟义:问)vt.要求 The teacher asked that all the students stay at the classroom. 老师要求所有学生呆在教室 7.attend (熟义:出席) vt.参加;vi.看护,治疗 Mr.Park attended a summer course.帕克...
手法 概念阐释 主要效用及其赏析术语 答题范式 象征 在篇章中用具体事物代表特定意义,表现某种概念、思想或感情的艺术手法 形象表现思想感情;具有深沉含蓄之美;启发读者联想、思考,增强艺术感染力 本体 + 象征体 + 象征意义, + 效用 联想 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 联想的两个方面 + 在丰富内容、表达情感,引发共鸣方面的作用 对比 将相反的事物或事物相反方面进行比较的表现手法 反衬正方,突出其鲜明特征,凸显主旨;表现作者好恶褒贬;给读者深刻印象和启示 对比双方 + 对比用意 + 对比效果 衬托 用次要事物作陪衬来突出主要事物,有正衬反衬二类 从侧面突出事物特征表现主旨;表意委婉,含义隽永,耐人寻味,启发读者联想、想象 衬托双方 + 衬托用意...
...
思源教育(原上海交大思源进修学院,简称思源教育)成立于1996年,自建校以来,秉承校训,提供专业的高考高复、三校生高复、艺考生文化课等,学生遍及全市各区,至今已帮助六万多余名学子取得优异成绩,成功考入理想的各级院校!20余年来思源已成为“中考教学研究中心”、“中学个性化学习教育基地”、“快速学习法”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