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块上门4个小时电话号码_同城附近人300一次,免费风楼阁信息,风楼阁全国同城官网入口

网站地图 | XML地图 | 辅导专题 | 三校生高复

思源教育免费服务热线

主页 > 新闻 > 最新资讯 > 中学生辅导 > 初中课外文言文练习(四)含答案

初中课外文言文练习(四)含答案

日期:2025-07-21 09:44 点击:

初中课外文言文练习(四)

16.孔祯秉公执法

(孔)祯,高宗时为苏州长史。曹王明为刺史,不循法度,祯每进谏。明曰:“寡人天子之弟,岂失于为王哉!”祯曰:“恩宠不可恃。大王不奉行国命恐今之荣位非大王所保独不见淮南之事?”明不悦。明左右有侵暴下人者,祯捕而杖杀之。明后果坐法,迁于黔中,谓人曰:“吾愧不用孔长史言,以及于此!”

(选自《旧唐书·文苑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法度              :遵照

B.恩宠不可            :倚仗

C.祯捕而杀之          :用杖刑

D.以于此              :比得上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结合选文,简要分析孔祯是个怎样的人?

答案:

1.D 2.大王不奉行国命/恐今之荣位/非大王所保/独不见淮南之事乎

3.孔祯是一个秉公执法的人,从他杖杀曹王李明身边欺凌百姓的人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不畏强权,敢于进谏的人,从他多次劝谏李明可以看出;他具有远见,预见到了李明恃宠而骄的后果。

翻译:

孔祯,唐高宗时为苏州长史。曹王李明任州刺史,不遵守法令制度,孔祯常常进行规谏,李明说:“我是皇上的弟弟,怎么会失去王的身份呢!”孔祯说:“思宠是不能依赖的。大王不奉行国法,恐怕今日的荣誉地位,不是大王所能保住的,难道没看到淮南王刘长的事吗?”李明听后很不高兴。李明身边有人欺凌虐待老百姓,孔祯就把这些人抓起来杖打而死。李明后来果然获罪判刑,被贬谪到黔中。他曾对人说:“我后悔没有听孔长史的话,以至于有这样的下场!”

17.包拯高风亮节

①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①归,杀而鬻②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②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③,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③旧制,凡诉讼不得径造④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⑤曲直,吏不敢欺。

④拯性峭直⑥,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⑦,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

(节选自《宋史·包拯传》)

【注释】①第:只管。②鬻(yù):卖。③缘贡:趁着进贡的机会。④造:到,去。⑤陈:陈述。⑥峭直:严厉刚直。⑦合:无原则地附和。

1.解释加点的字。

(1)复有来告私杀牛者               (2)以权贵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

3.第③段中“吏不敢欺”中的“欺”有多重含义,具体是指          ;          。

4.民间把包拯称为“包青天”,请结合选文分析原因。(写出三点即可)

如:断案神明

;                    ;                    

1.(1)不久(2)赠给,送给

2.(包拯)不无原则地附和别人,不伪装言语和神色来取悦人。

3.对下不欺压百姓:对上不欺瞒官员

4.执法公正;为民做主;为官清廉;不徇私情(写出三点即可)

翻译: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包拯调任天长县知县。有个盗贼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牛主人来到(县衙)告状。包拯说:“(你)只管回家去杀了牛卖了它。”不久又有一人来到(县衙)告别人私自宰杀耕牛,包拯说:“(你)为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又来告他的状?”盗贼又震惊又服气。

(包拯)调到端州当知府,升为殿中丞。端州出产砚台,此前的知府趁着进贡大都敛取贡数几十倍的砚台,来赠送给当朝权贵。包拯命令制造的砚台仅仅满足贡数,当政满一年没拿一方砚台回家。

按旧规矩,凡是诉讼都不能直接到官署(递交状子)。包拯打开官署正门,使告状的人能够到跟前陈述是非,办事小吏因此不敢欺上瞒下。

包拯性情严厉刚直,憎恶办事小吏过于严厉刻薄,务求忠诚厚道,虽然嫉恶如仇,但从来没有不施行忠恕之道的。(他)跟人交往不无原则地附和不伪装言语和神色来取悦人,平常没有私人信件,连朋友、亲戚都断绝来往虽然地位高贵,但(穿的)衣服、(用的)器物、(吃的)饮食跟当百姓时一样。

18.潍县令①之清操

河南侯户部抒愫,顺治壬辰进士。令潍县时,清操绝人。大贾郭某,陷于讼,荐绅②为之请者以十数,侯闭阁不与通。同年③某方守莱州。移书④惩责,侯佯为莫解。复⑤曰:“滥竽作吏,旷职⑥怀惭,苟有可以报朝廷、爱百姓者,教之敢不惟命。”守意沮。

方抒愫出宰⑦,其兄抒恽语之曰:“吾家世清白,若以一钱归,吾不复弟视若矣。”故愫以清节特⑧闻,兄之教也。

【注释】①令:古代官名。②荐绅:缙绅,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③同年:科举时代称同榜或同一年考中者。④移书:致书。⑤复:回复。⑥旷职:指未经请假而缺勤。⑦出宰:由京官外出任县官。⑧特:不平常的,超出一般的。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滥竽               (2)抒愫出宰            

2.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十多位官员替郭某打招呼(说情),侯抒关门不和他们沟通(来往)。

B.有十多位官员为了自己而请求宽恕郭某,侯抒关门不和他们沟通(来往)。

C.因为十多位官员替郭某打招呼(说情),所以侯抒愫关门不和他们沟通(来往)。

D.因为十多位官员为了自己而请求宽恕郭某,所以候抒关门不和他们沟通(来往)。

3.“愫以清节特闻”的原因不仅有“                 ”,更在于他自身具有          、

的的品质。这可以从文中第一段            、            的事情中表现出来。(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

答案:

1.(1)做(2)将要 2.A  

3.兄之教(也);刚正不阿(正直公正、不徇私情、廉洁守法、不畏权贵、不同流合污);忠君爱国(公私分明);他拒绝和走后门的人来往;他从国家大义来(公正)回复同年朋友的批评

翻译:

河南户部侍郎侯抒愫,是顺治九年壬辰科的进士。在潍县做县令时,他高尚的情操没有人能赶上。大商人郭某,因为牵扯到一件案子,有十多位官员替郭某打招呼(说情),侯抒愫关门不和他们沟通(来往)。同年进士某方任莱州太守,写信责问他,侯抒愫假装不理解他的意思?;馗此?“混在官吏队伍里充数,尸位素餐心中惭愧,如果有可以报效朝廷、爱护百姓的方式,告诉我,我怎么敢不遵照你的命令办呢?”莱州太守(见信)非常沮丧。

侯抒愫将要出任县官时,他的哥哥抒恽告诉他说:“我们家世代清廉,如果你带一个铜钱回来,我便不再把你当弟弟看。”所以候抒愫以超乎寻常的清廉闻名,是因为哥哥的教导。

19.刘随治永康军

刘随字仲豫,开封考城人。以进士及第,为永康军判官。军无城堞①,每伐巨木为栅,坏辄以他木易之,颇用民力。随因令环植杨柳数十万株,使相连属,以为限界,民遂得不扰。属县令受赇鬻漱②,转运使李士衡托令于随,不从。士衡愤怒,乃奏随苛刻,不堪从政,罢归,不得调。初,西南夷市马入官,苦吏诛索,随为绳按之。既罢,夷人数百诉于转运使曰:“吾父何在?”事闻,乃得调。

【注释】①城堞:城上的矮墙。②受赇(qiú)鬻漱:受贿枉法。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每巨木为栅               (2)西南夷马入官           

2.下列对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西南夷人)苦于官吏勒索,刘随用绳子捆绑住他们。

B.苦吏们勒索(西南夷人),刘随用绳子捆绑住他们。

C.(西南夷人)苦于官吏勒索,刘随制定法规抑制这种现象。

D.苦吏们勒索(西南夷人),刘随制定法规抑制这种现象。

3.刘随面对“军无城堞”的困境想到了                    的方法(请用6个字概括),体现了他                、治理有方的特点;刘随面对转运使的“托令”选择“不从”,体现了他               特点。

答案:

1.(1)砍伐(2)卖 2.C 

3.植杨柳做限界(矮墙);体恤百姓; 刚正不阿(正直、不畏权贵) 

翻译:

刘随字仲豫,开封考城人。因为考中进士,做了永康军判官。永康军原来没有城墙,常??撤ゴ笫髯稣だ?/span>,坏了就用别的木材换掉,非常耗费民力。刘随于是下令在周围种植杨柳几十万株,使它们相连接,当作限界,百姓于是能不再受打扰。所属县令受贿枉法,转运使李士衡向刘随求情,刘随没有答应。李士衡十分恼怒,就上奏说刘随做官苛刻,不能从政做官,刘随被免职还乡,不能调任。当初,西南夷人卖马给官府,苦于官吏勒索,刘随制定法规抑制这种现象。他被罢官后,几百个夷人特此前来询问转运使说:“我们的刘大人到哪里去了?”朝廷得知此事,刘随才得调任。

20.李匡九居官颇廉明

邹平①李进士匡九,居官颇廉明。尝有富民为人罗织②,门役吓之曰:“官索汝二百金,宜速办;不然,败矣!”富民惧,诺备半数。役摇手不可,富民苦哀之,役曰:“我无不极力,但恐不允耳。待听鞫③时,汝目睹我为若白之,其允与否,亦可明我意之无他也。”少间,公按④是事。役知李戒烟,近问:“饮烟否?”李摇其首。役即趋下曰:“适⑤言其数,官摇首不许,汝见之耶?”富民信之,惧,许如数。役知李嗜茶,近问:“饮茶否?”李颔之。役托烹茶,趋下曰:“谐⑥矣!适首肯,汝见之耶?”既而审结,富民果获免,役即收其苞苴⑦,且索谢金。

鸣呼!官自以为廉,而骂其贪者载道焉。此又纵狼而不自知者矣。世之如此类者更多,可为居官者备一鉴⑧也。

【注释①邹平:地名。②罗织:虚构罪名,加以诬陷。③听鞫(jū):接受审问。④按:审问,审查。⑤适:刚才。⑥谐:和谐,融洽,这里是“成功了”的意思。⑦苞苴(jū):蒲包,此指馈赠的礼物。⑧鉴:镜子。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居官 / 颇廉明 B.汝 / 见之耶

C.富民 / 果获免 D.世 / 之如此类者更多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汝目睹我为白之               (2)役知李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官索汝二百金,宜速办;不然,败矣!

(2)官自以为廉,而骂其贪者载道焉。

4.请概括这则故事的寓意,并说说讽刺了哪一类人。

答案:

1.D 2.(1)你 (2)嗜好,爱好 (3)点头

3.(1)大人向你索要二百两,应该迅速办好;不然的话,官司就要输了。(2)官员自认为廉洁,但是骂他贪腐的人很多。

4.本文寓意是为官者不但要洁身自好,更要加强对下属的监管,避免受到下属蒙蔽,徒背恶名。讽刺了像李匡九这样自以为清廉却放纵下属而不自知的官员。

翻译:

邹平有一个进士叫李匡九,做官颇廉洁贤明。曾经有一个富人,被人虚构罪名诬陷,门役吓唬他说:“大人向你索要二百两,应该迅速办好;不然的话,官司就要输了!”富人害怕了,答应给一半。门役摇摇手,表示不行。富人苦苦地哀求他。门役说:“我没有不尽力帮忙的,只怕大人不答应罢了。等到接受审问时,你可以亲眼看到我为你说情,看看大人是不是答应,也可以让你明白我没有别的意思。”过了一会儿,李匡九升堂审理这个案子。门役知道李匡九早已戒烟,却走到他跟前低声问:“你要吸烟吗?”李匡九摇摇头。门役马上跑下去对富人说:“我刚才把你的数目告诉他,他摇头不答应,你看见了吧?”富人相信了,心里很害怕,答应如数送二百两。门役知道李匡九喜欢喝茶,又走到他跟前小声地问:“你要喝茶吗?”李匡九点点头。门役假托去泡茶,快步走下来对富人说:“事情成功了!刚才他点头,你看见了吧?”不久审理结案,富人果然无罪释放,门役就收下了用作贿赂的钱,还向他索取谢金。

!官员自认为廉洁,但是骂他贪婪的人却很多。这又是一个纵狼行凶而自己却不知道的人。世上这类事情更多,可以为当官的人备下一面镜子。

讲座预告

最新活动

热门课程

高二等级考/会考专班

    高二等级考/会考专班;开课安排:暑假班...

三校生3/5月兼顾班

    三校生3月考班 三校生3月考全日制班 三校...

三校生5月本科目标班

    三校生5月考班 三校生5月考全日制班 三校...

口才特训营培训

    您是否为孩子胆怯怯场而担忧?您是否为孩...

艺术生文化课本科冲刺班

    课程优势: (1)学员零起点;(2)紧扣考纲;...

三校生学业考同步班级

    三校生3月考班 三校生3月考全日制班 三校...

小小绘本培训

    您是否为孩子胆怯怯场而感到担忧?您是否...
标签:文言文辅导    高考作文    中考作文    
相关资讯

更多校区查询

饮水思源,源自交大

思源教育(原上海交大思源进修学院,简称思源教育)成立于1996年,自建校以来,秉承校训,提供专业的高考高复、三校生高复、艺考生文化课等,学生遍及全市各区,至今已帮助六万多余名学子取得优异成绩,成功考入理想的各级院校!20余年来思源已成为“中考教学研究中心”、“中学个性化学习教育基地”、“快速学习法”实验学校。

  • 二十年教育经验
  • 十余项教育大奖
  • 六万余名学员顺利毕业
思源logo尺寸220

总课程咨询热线:400-678-9493 服务时间:9:00-20:00,双休日照常

手机网站访问地址:http://www.kavscf.cn/m/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华山路1988号汇银大厦北楼6楼619室 电话:400-678-9493
思源教育LOGO

咨询热线:400-678-9493

在线咨询

乘车路线

思源教育微信公众号二维码1

上海思源教育微信平台

思源教育微信公众号二维码2

上海思源教育三校生高复平台

Copyright ? siyuanedu.com 上海徐汇区思源教育培训中心  沪ICP备11008344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8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