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块上门4个小时电话号码_同城附近人300一次,免费风楼阁信息,风楼阁全国同城官网入口

网站地图 | XML地图 | 辅导专题 | 三校生高复

思源教育免费服务热线

主页 > 新闻 > 最新资讯 > 中学生辅导 > 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一张表搞定!

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一张表搞定!

日期:2025-07-18 10:13 点击:

 

 

 

 

 
1、科举各级考试
 

 

第一级考试叫院试,考取的入府、州、县学,称为生员、秀才、童生,其中成绩好的享受国家的廪膳补助,称为廪生。

 

第二级考试叫乡试,每三年一次,秋季在各省城举行,凡本省秀才和监生均可考试,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第三级考试为会试,每三年一次在京城举行,在乡试后一年的春天,各省举人可以参加,考中的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第四级考试为殿试,由皇帝主持,取中者统称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取三名,依次称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

 

 
2、历朝科举制度一览
 

 

唐朝时期,唐太宗李世民特别重视选拔人才,设立御史府,每年都取进士补充国家的人才库。一次李世民私自去视察御史府,看到许多新考取的进士鱼贯而出,便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其实,关于人才选拔,各朝各代都有自己筛选的方法。

 

 1、秦朝以前 

 

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世卿就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世世代代,父死子继,连任“卿”这样的高官。禄是官吏所得的享受财物。世禄就是官吏们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赋税收入。

 

 

 

 2、汉朝 

 

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

 

 

 

 3、三国——两晋 

 

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由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晋、六朝时沿用此制。

 

 4、唐朝 

 

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坪椭瓶?/span>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频闹饕颇浚ń靠际蔽癫吆褪?、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前者难,后者易)。

 

 

 

 5、宋朝 

 

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啤⒅瓶坪臀渚?/span>。宋代“重文轻武”,所以也很重视科举考试,但后期导致选官过冗过滥。相比之下,宋代??频目颇勘忍拼笪跎伲渲薪靠迫匀蛔钍苤厥?,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

 

 

 

 6、明朝 

 

明朝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崾钥贾械某乒笔浚壮瞥龉?,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会元。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殿试毕,次日读卷,又次日放榜。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通称进士。进士榜称甲榜,或称甲科。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7、清朝 

 

清朝开始沿用明朝科举制度。19世纪80年代后,随着西学的传播和洋务运动的发展,科举制度发生改变。1888年,清政府准设算学科取士,首次将自然科学纳入考试内容。1898年,加设经济特科,荐举经时济变之才。同时,应康有为等建议,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

 

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以便推广学堂,咸趋实学。清廷诏准自1906年开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3、科举制常用术语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

 

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从隋代至明清,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一般在县或府考试,考中着称为秀才或相公)、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

 

 

 

 

【童生试】也叫“童试”。

 

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第一名叫解(jie)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

 

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

 

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

 

【状元】参见“殿试”条。

 

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名左右。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

 

【会元】参见“会试”条。

 

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

 

【解元】参见“乡试”条。

 

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

 

【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

 

【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

 

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贡士】参见“会试”条。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

 

【举人】参见“乡试”条。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

 

【生员】即秀才,参见“童生试”条。

 

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如王安石《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才

 

【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

 

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

 

【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写,故而称黄甲、金榜。

 

【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

 

 

 

【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

 

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

 

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

 

【国子监jian】参见“太学”条。

 

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如明代设“国子监”,而《送东阳马生序》中则称之为“太学”。

 

【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

 

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善化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曾培养了杨涟、左光斗这样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廉洁的进步人士,他们被称为“东林党”。

 

 

 

 

【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

 

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授和教习、教谕等。

 

【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

 

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

 

【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

 

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度?middot;吕蒙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送东阳马生序》:“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司业】学官名。

 

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金榜题名

 

【学政】学官名。

 

“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洞僦罚?ldquo;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学使即学政的别称?!蹲笾乙愎菔隆罚?ldquo;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指左光斗任京城地区的学政。

 

【教授】原指传授知识,后成为学官名。

 

汉唐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问跃咛迨挛?。

 

【监生】国子监的学生。

 

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后来成为虚名,捐钱就能取得监生资格。

 

【诸生】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

 

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端投袈砩颉?ldquo;今诸生学于太学”,则是指在国子监学习的各类监生。 

 

讲座预告

最新活动

热门课程

小小故事大王培训

    您是否为孩子胆怯怯场而担忧?您是否为孩...

小小主持人培训

    您是否为孩子胆怯怯场而担忧?您是否为孩...

艺术生本科目标辅导班

    课程紧扣高考大纲,根据艺考特点制定针...

三校生3/5月兼顾班

    三校生3月考班 三校生3月考全日制班 三校...

三校生学业考同步班级

    三校生3月考班 三校生3月考全日制班 三校...

三校生学业考同步班级

    本课程专为中考考入 中本贯通 的学生开...

三校生3月考双休班

    本课程专为三校生开设,采用双休日上课...
标签:文言文辅导    高考作文    中考作文    
相关资讯

更多校区查询

饮水思源,源自交大

思源教育(原上海交大思源进修学院,简称思源教育)成立于1996年,自建校以来,秉承校训,提供专业的高考高复、三校生高复、艺考生文化课等,学生遍及全市各区,至今已帮助六万多余名学子取得优异成绩,成功考入理想的各级院校!20余年来思源已成为“中考教学研究中心”、“中学个性化学习教育基地”、“快速学习法”实验学校。

  • 二十年教育经验
  • 十余项教育大奖
  • 六万余名学员顺利毕业
思源logo尺寸220

总课程咨询热线:400-678-9493 服务时间:9:00-20:00,双休日照常

手机网站访问地址:http://www.kavscf.cn/m/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华山路1988号汇银大厦北楼6楼619室 电话:400-678-9493
思源教育LOGO

咨询热线:400-678-9493

在线咨询

乘车路线

思源教育微信公众号二维码1

上海思源教育微信平台

思源教育微信公众号二维码2

上海思源教育三校生高复平台

Copyright ? siyuanedu.com 上海徐汇区思源教育培训中心  沪ICP备11008344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8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