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加油】七下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6-18 09:53 点击:
2023年**区第二学期期末七年级语文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 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2题。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2.用2B船笔作答选择题用黑色水笔作答非选择题。
一、文言诗文(共28 分)
(一)诗歌默写(10 分)
诗文中有情:陈子昂用“念天地之悠悠,1. ”(《登幽州台歌》)抒发独立”于悠悠天地间的孤
独寂寞之情;龚自珍用“落红不是无情物,2. ((《己亥杂诗其五)》)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爱国之情。
诗文中有理:“3. , ”(《登飞来峰》)揭示了只要掌握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认识达到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被事物的假象迷惑的道理;“山重水复疑无路,4. ”(《游山西村》)说即使前路困难重重,只要坚持下去,就会豁然开朗;“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5. ”(《爱莲说》)启示我们无论身处怎样的环境,都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
(二)阅读诗歌,完成6-8题(6分)
以下是课堂上小明同学和老师之间的对话,请运用你的知识将对话补充完整
(三)阅读下面两篇立言文,完成9-11题(12分)
[甲]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梢缘魉厍伲慕鹁?。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陆游筑书巢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
①,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
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注]①
栖于椟:堆在木箱上。②
觌(dí);相见。
9.
小明无法确定以下几个文言实词的意思,请你运用下面方法帮他解答
。(3 分)
课内迁移法 |
斯非吾所谓巢者邪 |
斯是陋室 |
斯; ① |
成语推断法 |
俯仰四顾 |
左顾右盼 |
顾: ② |
字典查找法 |
间有意欲起
|
《古汉语常用字典》
1.夹缝,间隙
2.间或,有时
3.隔图,疏远 |
间: ③
|
10,翻译下列句子(3 分)
未尝不与书俱。
11,乙文中陆游笑称自己的居室为“书巢”的原因是
① (用自己的话回答),他的朋友对居室的评价是“
② ”;
居室的主人情趣高雅,与朋友谈笑风生,这个意思可以用甲文中的“
③ ”
来表达。(6 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8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2-15 题(13 分)
书香中的梅花
张英姿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赞誉梅花的古诗词多不胜数。“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那么,你了解梅花吗?
梅花二三事
梅原产中国南方,具有花果兼用的特性,食用和观赏价值都很高。中国人应用梅的历史很悠久,据考证,梅距今已有7000 多年的应用历史,3000 多年的引种栽培史。梅的露地栽培主要分布在长江、珠江及淮河流域,大致以黄河为界,在黄河流域以北地区多不能露地越冬。梅花开花的平均温度是-5℃~7℃,喜阳畏涝。因此,古时吟诵的梅花多分布在中、南部地区。明清时期,梅的种植栽培技术大有进步,杭州、苏州、南京、成都等地涌现了大量梅园。
南梅北移
自明代开始有识之士尝试将梅花从南方引种至北方,但都需要建造花房温室?;ぴ耘?/span>,自然环境下的露地栽培均未成功。直至20 世纪60 年代,以陈俊愉为首的研究团队在系统研究梅花的基础上,成功培育出了抗寒品种,实现了南梅北移。
南梅北移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抗寒品种的选择和培育。学者们运用科学方法结合露地栽培实践,最终在南方实验研究发现杂交选育的杏梅和“美人”梅品种群抗寒性最强,最低可耐零下25℃的低温。
南梅北移的第一站是北京。1958 年,北京林业大学与北京植物园合作,将南方梅花引种至京,并对生长的梅苗进行自然选择。1962 ~1963 年,一批梅苗经受住了朔风寒流的考验露地绽放,标志着南梅北移取得了初步成功。如今,可以在北京露地越冬的梅花品种已达 40余种。
21 世纪初,三北地区北部开始进行区域试验与推广,吉林公主岭梅园在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适用于寒地黑土的梅花栽培技术,以抗寒为中心,环境、品种、措施“三对口”,杏梅品种抗寒性最强,可以直立栽培,无需任何防寒?;ご胧?就可以安全越冬;“美人”梅品种抗寒性次之,怕积水,在轻黏土、壤土、沙壤土中都能生长,采用倾斜角匍匐栽培。通过观察记录总结三北地区北部各试验点的栽培和表现情况,加以综合分析研究,南梅北移的系统理论和实践体系逐步形成。这得益于该地区冬季少雨(冬天平均降水总量18mm),符合梅花特性,更得益于学者们具有的恒心和毅力??购坊ㄆ分衷诖笄?、公主岭等地露地开放,使梅花栽培区域北移了 2000 多千米,终于也可以去天寒地冻的塞北“踏雪寻梅”了。
“腊梅”和“蜡梅”的争议
到底是“腊梅”还是“蜡梅”呢?从词语使用上来看,两个词是可以通用的。但在植物学意义上,“蜡梅”是规范写法,在植物学上的蜡梅也并不隶属于梅的任何一个品种群,甚至不同科不同属。梅是蔷薇科杏属,落叶乔木,与杏、桃、樱等是近亲。蜡梅是腊梅科腊梅属,落
叶灌木。古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现代《中国植物志》均记作“蜡梅”。明代王世悉在其所著《花疏》中记载;“蜡梅是寒花,人以腊月开,故以腊名,非也,为色正似黄蜡耳。”意思是蜡梅花是黄色的,表面像涂了一层蜡,因而得名,这也正是蜡梅花在性状上的特色,大千世界,奥秘无穷,我们更需怀抱科学的态度。探究表面背后的真相。
(选自《知识就是力量》2021 年第2期,有删改)
12.根据选文内容,完成自然百科知识卡片(4 分)
13.阅读“南梅北移”部分,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该部分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我国历代学者开展南梅北移探索的情况,清晰地说明了我国南梅北移的选育改良历程。
B.该部分按照空间顺序,从南方司北京,再到三北地区北部,清晰地介绍了我国梅花由南到北的迁移过程,突出了我国“南梅北移”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C.该部分采用总分式结构,清晰地介绍了我国南梅北移的发展历程。
D.介绍21世纪三北地区北部时,作者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南梅北移的实践体系逐步形成的过程。
14.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的作用(3 分)
因此,古时吟诵的梅花多分布在中、南部地区。
15.加拿大温哥华地区的相关官员在参观我国吉林的梅园后表示希望能够引进美人梅,结合文章以及当地气候条件,请你给出建议 (3 分)
|
冬季平均 |
十一月 |
十二月 |
一月 |
日均最高气温 |
7℃ |
9℃ |
6℃ |
6℃ |
日均最低气温 |
1℃ |
3℃ |
1℃ |
0℃ |
平均降水总量 |
170mm |
181mm |
176mm |
154mm |
平均降水天数 |
19天 |
20天 |
20天 |
18天 |
我认为美人梅 (较易/较难)在温哥华地区种植,理由是
(二)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15分)
寒梅
林旭华
①淅淅沥沥的冷雨终于停息了,我决定到附近的花园走走。
②天空依然阴郁着脸,寒风 lǐn liè 刺骨。原来热闹的花园现在变得一片清寂,唯有我的脚步声在砖石铺就的路面上回响着。花园里的乔木绿叶早已褪尽,光秃秃地呆立着,一片萧索沉寂。
③转过花园的弯角,募地,我的眼睛一亮,一大团鲜嫩的粉红色跃入眼帘,云蒸霞蔚般绚烂--原来是路边一树傲然绽放的寒梅。
④梅在严寒中几自独立,粗壮的虬枝布满绿苔,裸露着嶙峋的老茧,苍劲而挺拔。枝丫分叉,或直或横或斜,没有叶片,呈现出浅灰或嫩绿的本色,平滑而柔韧。
⑤每条枝丫上,粉红色的花儿都挂着晶莹的雨珠。含苞的,娇羞领首,豆蔻芳华;绽放的,红瓣灼灼,嫩蕊颤颤,犹如一大团粉红色的火焰,点燃了清寂的花园,点亮了阴郁的天空,驱散了寒意。沈姐的语文课堂。太阳出来了,明媚的阳光下,粉红色的寒梅盛放着烂漫的激情,我似乎听到了源源不断的生命诞生的爆裂声。在满目萧索的严冬重,寒梅傲然绽放的激情与风采,让我震撼,并顿生深深的敬意。
⑥倏地,吹来一阵寒风,“簌较簌”,我听到一阵极其细微的飘落声,轻轻的,柔柔的。转瞬,悠悠飘来一阵淡淡的馨香,丝丝续续地在树下弥漫开来,如久酿的老窖,韵味悠长。张臂,清香盈怀;闻之,心旷神怡。抬头,但见一大片粉红色梅花瓣飘洒而下,在树下悠悠地旋转着,飞舞着,如雪花,纷纷扬扬,飘飘酒洒,很快铺就了一地密集的落红。
⑦哦,是寒梅洒落的花瓣雨!
⑧寒梅无言,只是静静地看着自已粉红的花瓣从树上纷纷飘落,星星点点碎了一地。而那枝头上未落的花朵,依然在阳光下灿然绽放,全然没有丝毫的惊慌失措。因为它深知,生命的意义不只在于绽放时的激情与风采,更在于凋零时的坦然与达观,即使化作尘埃,也能以另一种形态绽放生命的精彩。
⑨清代著名诗人龚自珍曾经有过这样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不为独香,只为护花,诗人将落红的深情,升华为奉献精神,这是何等的人生境界!
⑩此刻,花辩还在风中纷纷飘落着,它们在空中悠悠地打着旋儿,似乎在跟寒梅作最后一场深情的告别。在快要触地的一刹那,那带着雨珠的花瓣在阳光下闪耀着璀璨的光芒,流星般飞速划过一道弧线,然后突然坠地。如此悲壮,如此凄美!
?寒梅,落红时洒脱从容、宁静自信、恬淡安详的美之绝唱,从此在我心中永远定格成一道壮美的风景。
?从盛开到落红,寒梅,让我的心灵经历了一场绝美的人生洗礼。
(选自《青年文学家》,有删改)
16.看拼音写词语 lǐn liè (2分)
17.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寒梅,寄寓自己的情思,抒发对人生的感悟。这样的写作手法称为“ ”,以下哪篇课文也运用了这样的手法( ② )。(3 分)
A.《一棵小桃树》 B.《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C.《伟大的悲剧》 D.《老山界》
18.文中不同生命阶段的梅花呈现了不同的特点,请结合S~@段内容填写下表。(4 分)
生命阶段 |
含苞的梅花 |
① |
② |
特点 |
③ |
④ |
轻柔地飘落,散发淡淡馨香,悠悠地旋转飞舞 |
19.结合加点字,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列语句(3 分)
寒梅无言,只是静静地看着自己粉红的花瓣从树上纷纷飘落,星星点点碎了一地。
20.选择寒梅“盛开”或“落红”的其中一个阶段,谈谈作者为什么说“让我的心灵经历了一场绝美的人生洗礼”(3 分)
我选择寒梅 阶段,我认为
三、综合运用(共4分)
21.阅读《海底两万里》中的文字,回答下面问题。(4 分)
回到艇内,我已经处于半昏迷状态。多么难熬的一夜!简直难以描述!第二天,我的呼吸更加困难,头脑昏沉沉的,晕晕乎平的,如同醉汉一般。我的两个同伴同我的状况一样;有几名艇员在喘着粗气。这是我们被困海底的第六天。船长发现用铁镐挖太慢,便决定把剩下的隔断我们的冰层压碎。他凭借巨大的精神力量战胜肉体上的痛苦,保持着镇定与活力他在不停地思考着,策划着,行动着……
此语段出自《海底两万里》,文段中的船长是_ ① (人物),他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是“ ② 号”,在大海中自由航行。
选段中可以看出船长是个 ③ 的人。
四、作文(共40分)
22.请以“我爱我家”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写作指导(摘自教材第四单元“写作”板块)
写作的材料源自生活,在所有的材料中,最重要的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因为,我们对它的感受最直接、最真切,写起来能得心应手。
生活中的材料很多,要学习围绕中心进行选择,文章的中心决定了材料的取舍以及详略的安排:跟中心相关的要分清主次,选取其中最有利于表现中心的材料作为重点展开,其他可以略写。
此外,还要注意材料的真实和新颖。要从生活中发掘有意义的材料
根据“写作指导”,完成作文。要求:600字左右: 2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3卷面整洁,书写规范。
参考答案
一、文言诗文(共 28 分)
(一)诗歌默写(10分,每个错别字1分,每小题最多扣2分)
1.独怆然而涕下
2.化作春泥更护花
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4.柳暗花明又一村
5.濯清涟而不妖
(二)阅读诗歌,完成6-8题(6分)
6.唐代 杜甫(2分,各1分)
7.宗(2分)
8.会当 (2分)
(三)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
9.解释加点字(3分,每个1分)
①斯:这。②顾:看。③间:间或
10.翻译下列句子(3分)
未尝不与书俱。(我)从没有不和书在一起。(3 分,主语、未尝、俱三个踩分点)
11.笑称自己的居室为“书巢”的原因是 房间里摆满了书,并且书很杂乱 (2 分,“多”1分,“乱”1分),他的朋友对居室的评价是“信乎,其似巢也”(2分,仅写后半句亦给全分,不抄写原句不给分);居室的主人情趣高雅,与朋友谈笑风生,这个意思可以用甲文中的“ 谈笑有鸿儒” (2分,不抄写原句不给分)来表达。
二、现代文阅读(共28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3分)
书香中的梅花
12.①蜡梅(1分,腊梅、梅花、梅等均不得分) ②3000多(1分,未写“多”不得分)
③长江、珠江及淮河流域(1分)④-5℃~7℃(1分)
13.D(介绍21 世纪三北地区北部时,作者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不同的梅花使用的种植技术不同,从而进一步说明了在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适用于寒地黑土的梅花栽培技术。 3分)
14.“多”意味大多,多数,原句意思是古时吟诵的梅花多数分布在中、南部地区,并非“全部”。“多”这个字对范围起到了限制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 分)
15.我认为美人梅 较难在温哥华地区种植,理由是“美人”梅品种虽然具有良好抗寒性,但温哥华地区冬季平均降水量远高于三北地区北部,可能会有积水,不符合美人梅“怕积水”的生长习性所以美人梅难以存活。-(选择“较难”,理由必须答到“怕积水”,并且分析出温哥华地区平均降水量远高于三北地区北部,可能会有积水。 3分)
我认为美人梅较易在温哥华地区种植,理由是“美人”梅品种具有良好抗寒性,在各种土质中都能生长,温哥华地区气温适宜,所以能在温哥华地区种植。(选择“较易”,理由必须答到“具有抗寒性”“各种土质都能生长”,分析出温哥华地区气温适宜。 至多 1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 16-19题(15分)
寒梅
16.看拼音写词语 lǐn liè凛冽(2 分,一字1分,词语出现在《伟大的悲剧》读读写写)
17.写作手法称为“ 托物言志 ”(1分),
以下哪篇文章也运用了这样的手法A《一棵小桃树》(2分)(共3分)
18.①绽放的梅花(1分)
②飘落的梅花(1分)
③娇羞领首,豆蔻芳华(1分)
④红瓣灼灼,嫩蕊颤颤(1分)(共4分)
19.“静静地看着”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 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梅花凋零时悄无声息(安静)的样子(1分),表现了作者对于梅花的喜爱与赞美 (1分)。(共3分)
20.我选择寒梅_盛开 阶段,我认为寒梅在寒冬中依旧傲然绽放,展现出自身的激情与风采,体现了寒梅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表达出作者的敬意。(3分)
我选择寒梅落红阶段,我认为寒梅凋零时,即使化作尘埃也能以另一种形态绽放生命精彩,体现了寒梅的坦然与达观,以及具有奉献精神,表达出作者的敬意。(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