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块上门4个小时电话号码_同城附近人300一次,免费风楼阁信息,风楼阁全国同城官网入口
中学生辅导
返回首页
说明文阅读考点梳理及满分策略:学会“套路”拿高分!
日期:2025-07-31 09:34 点击:
说明文阅读在考试中需要掌握的重难点主要有:
1. 把握说明对象;
2. 筛选和概括说明的内容;
3. 理解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4. 理解说明的中心;
5. 理解说明顺序和文章的结构层次;
6. 掌握说明方法。
今天分享的就是说明文阅读的“套路”,这一部分模棱两可的同学可以好好看看哦~
中考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
1.说明文的类型
事物、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
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
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
2.说明文的语言
平实、准确、生动(语言表达角度) 。
3.说明方法
一般回答三个字,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①举例子:
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②分类别:
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③列数字:
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④作比较:
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⑤下定义:
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打比方:
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⑦画图表:
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特点。
⑧作诠释:
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可以颠倒。
⑨摹状貌:
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⑩引资料:
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4.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
如:空间顺序
(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整体到局部,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
逻辑顺序
(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现象到本质,因到果,果到因,主到次,浅入深,个别到一般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
时间顺序
则是说明事物发展、演变,例如介绍工作程序的文章。
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
(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5.说明对象
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6.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
“总——分”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7.中心句
出现的位置开头或结尾,有时在句中。判断,多为概括性较强的句子。叙述句、描写句、阐释句、疑问句一般不宜作中心句。
概括文段的中心句。
对策:(1)思考该段说明的内容,不仅要注意主要的,还要注意次要的。
(2)紧扣表秩序的词语,如“首先”“其次”“还有”等词语,参照上下段落的中心句的句式进行概括。
8.说明语言
类型1 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对策:答:准确/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类型2 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1)不可以。
(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
(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
(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
类型3 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1)表态(删还是不删)。
(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 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
(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 性、周密性、科学性。
类型4 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类型5 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9.常见考点
(1)对说明对象及说明特征理解。
(2)对说明方法辨识与理解。
(3)对说明顺序的分析与理解。
(4)对文章段落结构特点的分析。
(5)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
(6)对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的评析。
(7)对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体会
相关课程
三校生5月考(本科)平日
三校生5月考(本科)双休
三校生学业水平考平日班
相关资讯
文言文阅读21.《皇甫谧年二十始勤学》
2025-08-01
中考满分作文:《把奋斗写进青春里》
2025-08-01
八上必读名著《红星照耀中国》考点解析
2025-08-01
早上赖床起不来?这20句英文格言给你打鸡血!
2025-07-31
30个人民日报的经典金句,写进作文太合适了
2025-07-31
思源校区
致远交复徐汇三校生高复校区
致远交复中高考学习中心
思源教育龙漕路校区
新闻
专题
讲座
标签
Copyright ? siyuanedu.com 思源教育
沪ICP备11008344号
在线客服
免费电话
免费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