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块上门4个小时电话号码_同城附近人300一次,免费风楼阁信息,风楼阁全国同城官网入口

网站地图 | XML地图 | 辅导专题 | 三校生高复

思源教育免费服务热线

主页 > 新闻 > 最新资讯 > 中学生辅导 > ?诗歌鉴赏常考题型及答题技巧最全整理,适用所有高中生!

?诗歌鉴赏常考题型及答题技巧最全整理,适用所有高中生!

日期:2025-04-09 09:55 点击:

解答古诗歌鉴赏题要注意三个方面:
 
一是整体感知,即阅读诗歌时不忘题目、作者、注解,注意辨析诗歌类别。
 
二是意象情感,即把握意象意境,并透过意象意境揣摩诗人所要抒发的感情。
 
三是答题要求,即审读题干,弄清要求,有针对性作答。有时还要根据赋分确定答题详略。
 
答题时一般遵循先点题后分析(翻译+情感)的套路。
 
下面就常见的六类题型的答题模式以及知识点来做详细解说。
 
一、形象意境类
形象意境类题型主要考查三个方面:对抒情主体形象的理解,对诗歌意象的分析,对诗歌意境的体味。
 
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
 
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牵挂: 月亮、鸿雁、莼羹鲈脍、双鲤 
 
抒怀类意象,或托物显示高洁品质,或抒发感慨:① 菊花:坚强、清高、冰清玉洁、超凡脱俗;、
② 梅花:坚强、不屈不挠、纯净洁白、冰清玉洁;
 
③ 松柏:坚贞不屈、孤直坚强;
 
④ 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忠贞、有节操;
 
⑤ 黍离: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之情;
 
⑥ 草:草木繁盛反衬荒凉,抒发盛衰兴亡感慨;
 
⑦冰雪:心志忠贞  品格高尚
 
 
送别类意象,活表达依依不舍,或叙写别后思念: 杨柳、长亭、南浦、酒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境 
 
1、孤寂冷清  羁旅诗 
 
2、恬静优美  山水田园诗 
 
3、雄浑壮阔  边塞诗 
 
4、萧瑟凄凉  秋景  雨夜等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 
 
1傲视权贵,傲岸不急的形象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4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8多愁善感、惜时惆怅的形象 9爱恨情长的形象 
 
【设问方式】
 
形象画面: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形象(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景物有什么特点?
意象意境:诗歌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或直接点明某意象,要求简要赏析。
 
【背景知识】
 
1.形象——诗歌中的形象,既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抒情主体形象),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与物。意象是寓“意”之“象”,是诗歌用来寄托诗人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包括景和物。
 
2.意境——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常见意境特点术语:繁华热闹、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等。
 
【答题模式】
 
形象画面分析:特征+形象画面定位
意象意境解说:意境描摹+特点概括(或效果简析)。即先用自己的话把诗句的意境描摹出来,再概括情境特点(如雄浑壮阔、高阔远深、恬静优美、萧瑟凄凉、生机勃勃、孤寂冷清等),或者对意境的作用效果加以简单解说。
 
【真题印证】
 
例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石湖①书扇韵
姜夔[宋]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问题: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例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晚泊岳阳
欧阳修[宋]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阙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击如飞。
 
问题:诗中有三处写到“月”,请就此作简要赏析。
 
二、情感主旨类
 
情感主旨类题型主要考查三个方面:对所抒感情的理解,对诗歌深层含义的揭示,对诗歌主旨的把握。
 
常见古诗的内容主旨和思想感情知识点汇总
 
1、山水田园诗 
 
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 
 
②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山河 
 
③厌弃官场的黑暗,书法闲情逸致,表达自己绝不与时速同流合污的高洁 
 
2、边塞战争诗 
 
①讴歌边关将士对奉献精神、报效国家的激情 
 
②表现战争的惨烈,遍地生活的艰辛,将士连年征战的痛苦,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③战争带给人民的痛苦,对百姓的同情 
 
④对战争的厌恶 
 
⑤抨击主降派,对当朝统治者无能的讽刺 
 
⑥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讽刺 
 
⑦歌颂祖国边塞的大好山河,惊异于塞外绝域的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 
 
3、咏史怀古诗 
 
①赞扬古人英雄事迹,表达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抒发自己渴望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的志向 
 
②悲叹年华消逝,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③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或者感慨世事沧桑、物是人非,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 
 
④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4、别离贬谪诗 
 
①依依不舍不留恋 
 
②情深意长的勉励 
 
③坦陈心志的告白
 
④别后情景的想象 
 
⑤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5、思乡怀远诗 
 
①羁旅愁思;②思念亲友; ③征人思乡、游子思归; ④思妇怀远、闺中怀人 
 
6、咏物诗 
 
①对该事物的赞美或者批判 
 
②托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志趣或者品质;或书写自己的政治仕途及高洁的个人情操;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7、闺怨爱情诗 
 
①描写男女之间的深厚感情,歌颂真挚的爱情
 
②表达闺中生活的孤寂,或对丈夫家人的思念 
 
③对虚度光阴、青春易逝的哀怨,对自由自在、幸福生活的向往 
 
④被丈夫冷落、抛弃之后的怨情,或借此表示自己不被朝廷重用
注:在闺怨诗中,一些诗歌中女性意象淡化,政治性较为突出。主要通过男女的恋爱关系比喻君臣关系。具体分两种,一是直接用男女之依恋表达诗人对君王的依恋,希望被重用;二是用男女失恋,女子被抛弃来比喻自己不被朝廷重用。
 
【设问方式】
 
情感——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情趣(思想感情有何变化)?或要求分析诗句蕴含了作者何种心情。
 
主旨——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主旨是什么)?或就主旨句、关键词语发问,要求解析情感主旨。
 
【背景知识】
 
对古典诗歌常见的5种情感类型应该熟知:
 
1.人生志向,包括建功立业的渴望,壮志难酬的悲叹,宦海沉浮或仕途失意的苦闷,洁身自好的追求,寄情山水、归隐田园之志等。
 
2.忧国伤时,包括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表现山河沦丧的痛苦,反映边塞征战的壮烈,忧虑百姓离乱,担心民族命运,感叹昔盛今衰等。
 
3.人生感受,包括伤春悲秋,叹息人生短暂、韶光易逝,感伤世事多变,抒写告慰平生的喜悦等。
 
4.思乡怀人,包括羁旅愁思,思念亲友,边关思乡,闺中感怀等。
 
5.送别感怀,如依依不舍,情深意长,坦陈心志等。
 
【答题模式】
 
情感:诗句内容概括+情感特征。
 
主旨:诗歌具体内容+情感特征或诗歌主题
 
【真题印证】
 
例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
严武[唐]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问题: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例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宋]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问题: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三、表达技巧类
 
表达技巧类题型特别要注意审题。首先揣摩命题意图,区分鉴赏要求。表达技巧有四个层面: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思路结构。题干要求从什么角度鉴赏,这一点首先必须了然于心。
 
一般说来,修辞手法着眼于诗歌小处(某个词句)设题,表现手法着眼诗歌大处(上下联甚至全诗)设题,思路结构着眼于整体设题。答题时术语必须准确,还要注意结合具体诗句解说内容,分析情感或表达效果。
 
(1)表达方式:包括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诗歌鉴赏通常涉及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此外还有记叙(多用于叙事诗)和议论(多用于点明诗歌主旨)等。
 
(2)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对偶、夸张、借代、设问、反问等,其特点和用法跟现代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大致相同。
 
(3)谋篇布局:主要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铺垫、层层渲染、先总后分、过渡、先景后情、卒章显志、伏笔、欲抑先扬或欲扬先抑等。
 
(4)其他常见表现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象征)、借事抒情、寓理于景、借古讽今、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对比、反衬(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以哀景衬乐情)、白描等。
 
【设问方式】
 
手法类: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表达技巧或写作手法)?
 
直接就某一诗句提出具体的手法(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要求作分析。
 
变体——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或要求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对诗歌(诗句)进行赏析。
 
思路类:这首诗是怎样构思的?或要求分析诗歌的构思之妙。
 
【背景知识】
 
要准确答题,必须掌握以下常见术语:
 
1.表现手法包括联想、想象、象征、渲染、抑扬、对比、烘托衬托、以乐写哀、以小见大、比兴等。
 
2.表达方式指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等,
主要指描写和抒情这两种表达方式的灵活运用。
其中描写包括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有声有色、白描等。
抒情包括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则有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3.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用典、互文、反复等。
 
4.思路结构方面的术语包括照应、铺垫、承上启下、层层深入、卒章显志、画龙点睛等。
 
【答题模式】
 
准确术语+诗句内容+情感效果
 
【真题印证】
 
例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西溪无相院
张先[宋]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方修芦碍月生。
 
问题: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例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葛溪驿
王安石[宋]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问题: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四、语言炼字类
 
语言炼字类题型主要考查三方面的内容:对关键词语的品味,对关键诗句的理解(含义、情味、效果等),对语言特色或风格的把握(格调、境界等)。
 
常见炼字类型 
 
①动词
 
如: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图片
图片
 
②形容词 
 
如: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 
 
图片
 
③副词
 
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④数量词
 
图片
⑤炼叠字
 
图片
图片
 
【设问方式】
 
炼字类:这句(联或首)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么作用?或与其它某字比较分辨优劣。
语言特色类:诗歌语言有何特点?请简要赏析语言特色,或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
 
【背景知识】
 
1.诗眼:指一首诗或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分析诗眼就是解说其在拓展诗歌意境、传达诗人情感方面起到的作用。
 
2.炼字: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挑选出最妥贴、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分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
 
3.语言风格常用术语: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白晓畅、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等。平时在诗歌鉴赏中可结合具体诗歌多多积累。
 
【答题模式】
 
炼字类:表明观点+解释含义或还原景象+情感效果
答题时把关键字词放在句中,结合全诗意境情感分析。表明观点即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解释含义包括解释字面含义和深层含义;还原景象要求展开联想和想像,结合诗歌整体表述诗句所描摹的景象。
语言特色类:准确风格术语+分析解说(含情感效果)
 
【真题印证】
 
例1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宋]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问题: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例2
乌衣巷
刘禹锡[唐]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月圆
吴激[金]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中吕]山坡羊 燕子
赵善庆[元]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问题: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语言特色。(4分)
 
五、多角度综合类
 
这类题型涉及意象意境、情感主旨以及表达技巧,一般从多个角度综合设问,答题时应注意认真审题,抓住题干中的信息,理清有几个问题,分清每个问题的类型,明确答问角度,依据提问的顺序分别作答。答案力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
 
【设问方式】
 
一般综合两到三个方面设问。如: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对这种题目的命题意图要心中有数,它实际上问了三个方面:写了什么景?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景与情的关系怎样?(景与情的关系一般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或情景交融等表达技巧)
 
【答题模式】
 
参考以上四个方面的答题模式,问什么答什么,简单分析,略有侧重。
 
【真题印证】
 
例1
 
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宋]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问题: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题为“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请简要说明。(6分)
例2
 
江行
严羽[宋]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声。
 
问题:请从“景” 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六、开放题型类
 
这种题型相比其他主观题而言,更能达到检测和选拔高素质人才的目的,代表着诗歌鉴赏题的发展方向。解答关键看观点是否合理,分析是否有理有据。
 
(一)评价题型
 
【设题方式】
 
先列举出一首或几首诗词,再引用一段古代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论语,要求判断这个评论是否正确,是否合理,并阐明理由。
 
【答题模式】
 
明确观点+有理有据的分析
 
【真题印证】
 
次石湖书扇韵
姜夔   宋
桥西一水曲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问题: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二)续写型题
 
【设题方式】
 
列出对其中一首诗(联或句)诗的解说,然后要求补写对相关诗(联或句)的解说。
 
【答题模式】
 
此类题型和语言表达运用题型中的仿写题型有些类似,要求模仿已经给出的解说内容和形式补写,做到鉴赏角度前后一致,表述形式基本相同。
 
【真题印证】
 
例 阅读下面的诗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三月晦日偶题
秦观[宋]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点绛唇
元好问[元]
醉里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渺渺予怀,澡漠烟中树,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
 
问题:《点绛唇》一词起句与结句颇有艺术特点。起句“醉里春归”深婉有致,“醉里”可见作者沉迷于春景,但“春归”却明确点出“春去也”之无奈,奠定了全词的基调。结句“梦里寻春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答案:结句“梦里寻春去”语淡情浓,表明作者不思春逝,着意到梦中寻觅春天的踪迹,正可见(现实世界中)春逝之无可挽回,起结回环,结句更凸显此词蕴藉的特点。
 
解析:题目对起句的解说包括语言特色、诗面含义和效果作用三方面,补充按照这三点回答即可。

讲座预告

最新活动

热门课程

小小主持人培训

    您是否为孩子胆怯怯场而担忧?您是否为孩...

小小绘本培训

    您是否为孩子胆怯怯场而感到担忧?您是否...

三校生学业水平考双休班

    2016级学业水平考,开设暑假班与秋季班,...

小小朗诵家培训

    您是否为孩子胆怯怯场而担忧?您是否为孩...

三校生3月考平日班

    本课程专为历届三校生开设,采用全日制...

小小演说家培训

    您是否为孩子胆怯怯场而担忧?您是否为孩...

三校生学业考同步班级

    三校生3月考班 三校生3月考全日制班 三校...
标签:语文作文辅导    中考语文作文    高考语文作文    
相关资讯

更多校区查询

饮水思源,源自交大

思源教育(原上海交大思源进修学院,简称思源教育)成立于1996年,自建校以来,秉承校训,提供专业的高考高复、三校生高复、艺考生文化课等,学生遍及全市各区,至今已帮助六万多余名学子取得优异成绩,成功考入理想的各级院校!20余年来思源已成为“中考教学研究中心”、“中学个性化学习教育基地”、“快速学习法”实验学校。

  • 二十年教育经验
  • 十余项教育大奖
  • 六万余名学员顺利毕业
思源logo尺寸220

总课程咨询热线:400-678-9493 服务时间:9:00-20:00,双休日照常

手机网站访问地址:http://www.kavscf.cn/m/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华山路1988号汇银大厦北楼6楼619室 电话:400-678-9493
思源教育LOGO

咨询热线:400-678-9493

在线咨询

乘车路线

思源教育微信公众号二维码1

上海思源教育微信平台

思源教育微信公众号二维码2

上海思源教育三校生高复平台

Copyright ? siyuanedu.com 上海徐汇区思源教育培训中心  沪ICP备11008344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8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