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7-05 09:40 点击:
中考文言实词(五)
| 
				 
					111.异  | 
			
				 
					不同,不同的  |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 
		
| 
				 
					特别的,奇特的,奇异的  | 
			
				 
					属引凄异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 
		|
| 
				 
					惊异,惊奇,奇怪  | 
			
				 
					渔人甚异之  | 
		|
| 
				 
					112.易  | 
			
				 
					更换  |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 
		
| 
				 
					交换  |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 
		|
| 
				 
					113.诣  | 
			
				 
					到,到达,到……去 
					(拜访,谒见)  |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 
		
| 
				 
					114.益  | 
			
				 
					增加,增长  |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  | 
		
| 
				 
					好处  |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 
		|
| 
				 
					更,更加  | 
			
				 
					香远益清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 
		|
| 
				 
					115.阴  | 
			
				 
					山之北,水之南  | 
			
				 
					达于汉阴,可乎  | 
		
| 
				 
					阴沉,阴冷  |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阴风怒号  | 
		|
| 
				 
					树阴,阴影  | 
			
				 
					野芳发而芬芳,佳木秀而繁阴 
					树林阴翳  | 
		|
| 
				 
					116.引  | 
			
				 
					称引,譬喻  |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 
		
| 
				 
					拉,牵引  | 
			
				 
					友人惭,下车引之  | 
		|
| 
				 
					延长  | 
			
				 
					属引凄异  | 
		|
| 
				 
					117.盈  | 
			
				 
					满,充满  |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 
		
| 
				 
					增长,旺盛  | 
			
				 
					彼竭我盈,故克之  | 
		|
| 
				 
					118.余  | 
			
				 
					我,我的  | 
			
				 
					尝贻余核舟一 
					余弟宗玄 
					余住西湖  | 
		
| 
				 
					剩下,多余  | 
			
				 
					以残年余力  | 
		|
| 
				 
					多,表示整数后不定的零数  | 
			
				 
					阅十余岁 
					寻十余里无迹 
					邹忌修八尺有余  | 
		|
| 
				 
					以外,以后,其他,其余  |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 
		|
| 
				 
					119.狱  | 
			
				 
					诉讼案件  | 
			
				 
					小大之狱  | 
		
| 
				 
					120.御  |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 
				 
					121.缘  | 
			
				 
					沿着,顺着  |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 
		
| 
				 
					122.远  | 
			
				 
					遥远(指空间距离大)  | 
			
				 
					而日中时远也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香远益清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忘路之远近 
					衔远山,吞长江 
					今当远离,临表涕临  | 
		
| 
				 
					(高远)  | 
			
				 
					非宁静无以致远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 
		|
| 
				 
					(偏僻之地)  |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 
		|
| 
				 
					深远  |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
| 
				 
					疏远  | 
			
				 
					亲贤臣,远小人  | 
		|
| 
				 
					123.云  | 
			
				 
					说  | 
			
				 
					孔子云:何陋之有 
					自云先时避秦时乱 
					临表涕临,不知所云  | 
		
| 
				 
					句末语气词,无实义  | 
			
				 
					盖大苏泛赤壁云  | 
		|
| 
				 
					云彩  |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若夫日出而云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 
		|
| 
				 
					(像云一样的)  | 
			
				 
					当窗理云鬓  | 
		|
| 
				 
					如此,这样  |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 
		|
| 
				 
					124.章  | 
			
				 
					印章  | 
			
				 
					又用篆章一  | 
		
| 
				 
					125.知  | 
			
				 
					知道  | 
			
				 
					以我酌油知之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弗食,不知其旨也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临表涕临,不知所云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 
		
| 
				 
					(懂得)  | 
			
				 
					汝亦知射乎 
					其真不知马也  | 
		|
| 
				 
					同“智”智慧  |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 
		|
| 
				 
					126.止  | 
			
				 
					停止  |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 
		
| 
				 
					制止,阻止  |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 
		|
| 
				 
					仅,只是  | 
			
				 
					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止增笑耳  | 
		|
| 
				 
					127.志  | 
			
				 
					标记,记号  |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 
		
| 
				 
					做标记,做记号  |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 
		|
| 
				 
					记载  | 
			
				 
					《齐谐》者,志怪者也  | 
		|
| 
				 
					心志,情志,志向  |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博学而笃志 
					匹夫不可夺志也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志无以成学 
					恢弘志士之气 
					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  | 
		|
| 
				 
					志气,意志  |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 
		|
| 
				 
					128.致  | 
			
				 
					取得,得到  | 
			
				 
					家贫,无以致书以观  | 
		
| 
				 
					达到,实现  | 
			
				 
					非宁静无以致远  | 
		|
| 
				 
					129.质  | 
			
				 
					询问  |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 
		
| 
				 
					资质  | 
			
				 
					非天质之卑  | 
		|
| 
				 
					130.专  | 
			
				 
					独有,独占,专享  |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 
		
| 
				 
					专门,专一  | 
			
				 
					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 
		
思源教育(原上海交大思源进修学院,简称思源教育)成立于1996年,自建校以来,秉承校训,提供专业的高考高复、三校生高复、艺考生文化课等,学生遍及全市各区,至今已帮助六万多余名学子取得优异成绩,成功考入理想的各级院校!20余年来思源已成为“中考教学研究中心”、“中学个性化学习教育基地”、“快速学习法”实验学校。
